在軟件著作權申請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有時會出現(xiàn)申請被要求補正的情況。為方便理解我們虛構一個案例背景用以說明軟件著作權申請補正的一種情形:
某某公司開發(fā)了一款新的財務管理軟件,并計劃申請軟件著作權以保護其知識產(chǎn)權。在準備申請材料時,公司提交了詳細的技術文檔和源代碼。然而,在審查過程中,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給出了以下審查補正: 官方補正審查意見內容:提交的文檔和源程序鑒別材料內容不符。請核實并提交對應的文檔及源程序,文檔鑒別材料內容應詳細、連貫、清晰、完整,源程序鑒別材料體現(xiàn)的功能應與之相符。對于以上審查意見該公司技術人員也是相當疑惑,為什么提交了這么全面的技術文檔和源代碼還是沒有通過審查?以下就本次審查意見進行了以下案例分析。已遞交申請文檔檢查:
(1)技術文檔:技術文檔中對該財務管理軟件的功能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描述,包括自動記賬、財務分析、報表生成等多個模塊。
(2)源代碼文檔:提供了詳細的源代碼,沒有遺漏遞交。經(jīng)過詳細比對后還是發(fā)現(xiàn)了問題,申請材料中雖然提供了相當全面的文檔內容,但是仔細比對以后發(fā)現(xiàn)源代碼與實際實現(xiàn)的功能與文檔描述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文檔中提到的某個高級財務分析功能在源代碼中并未找到相應的實現(xiàn)代碼;
文檔中提到的高級財務分析功能包含的1-5個分析功能(如下圖),但是在源代碼中并未找到相應的實現(xiàn)代碼;
源代碼中羅列了財務分析的輔助功能,但是技術文檔中未提及以上內容;
代碼中提及預算跟蹤、費用分類、報表生成等輔助功能(如下圖),但是技術文檔中并沒有對應的程序截圖和功能文字描述。
部分源代碼的注釋內容與說明文檔中實際實現(xiàn)的功能也不一致。
源代碼文檔中描述了BudgetTracker類三個主要方法:
然而技術文檔中描述實現(xiàn)的功能與其并不完全一致。
技術文檔在①add_expense用于添加支出;
②view_budget用于查看當前預算狀態(tài);
③generate_report用于生成支出報告三個方法基礎上增加了從文件加載和保存數(shù)據(jù)。
并且增加了相對復雜的支出分類、用戶身份驗證等內容。
綜上所述,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造成了技術文檔與源代碼之間的綜合不匹配問題。
由于技術文檔與源代碼之間存在明顯的不一致,無法準確反映軟件的實際情況,因此無法通過初審。
對于本次申請建議:請軟件技術人員仔細核對技術文檔與源代碼的對應關系,確保兩者在功能描述、版本信息、代碼注釋等方面完全一致,重新整理匯總申請文檔。
未來建議:對于軟件開發(fā)應該保證及時更新,如果發(fā)生了重要的修改或更新,應及時更新技術文檔和源代碼,以保持兩者之間的同步。
在提交申請前,必須請公司技術開發(fā)人員對技術文檔和源代碼進行有效核對,以確保其準確性和一致性。如果遞交了申請,審查人員提出了疑問或指出了不一致之處,公司應積極溝通并提供合理的解釋和證明材料,以爭取審查人員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早日拿到著作權。由此可見軟件著作權申請過程中,技術文檔與源代碼之間的一致性至關重要。任何不一致都可能導致申請被官方下發(fā)補正等審查意見,因此申請人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對待這一問題。